滇潤楠的商名或通稱為香葉粉。香葉粉實系滇潤楠(Machilns yunnanensis)、潤楠(MachiIus pingii)、刨花楠(Machilus pauhoi)等植物葉制成的粉末。人類長期以來用香葉粉作為各種熏香及蚊香的粘合劑,飲水的凈化劑和提制芳香油。同時,該植物的種子油可制肥皂,樹皮可作褐色染料。該屬物種芽大或小,常具覆瓦狀排列的鱗片。葉互生,全緣,具羽狀脈。
喬木高達30米,胸徑達80厘米。枝條圓柱形,具縱向條紋,幼時綠色,老時灰褐色,無毛。葉互生,疏離,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,間或橢圓形,長(5)7—9(12)厘米,寬(2)3.5—4(5)厘米,先端短漸尖,尖頭鈍,基部楔形或?qū)捫ㄐ危瑑蓚?cè)有時不對稱,革質(zhì),上面綠色或黃綠色,光亮,下面淡綠或粉綠色,干時常帶淺棕色,兩面完全無毛,邊緣軟骨質(zhì)而背卷,中脈在上面下部略凹陷上部近于平坦,下面明顯凸起,側(cè)脈每邊約7—9條,有時分叉,弧曲,近葉緣處消失且網(wǎng)結(jié),兩面凸起,橫脈及小脈網(wǎng)狀,兩面明顯構(gòu)成蜂窠狀小窩穴;葉柄長1—1.75厘米,腹面具槽,背面圓形,無毛。圓錐花序由1—3花聚傘花序組成,有時圓錐花序上部或全部的聚傘花序僅具1花,后種情況花序呈假總狀花序,花序長(2)3.5—7(9)厘米,多數(shù),生于短枝下部,總梗長(1)1.5—3(3.5)厘米,與各級序軸及花梗無毛;苞片及小苞片早落,苞片寬卵形或近圓形,長5—8毫米,外層苞片較小,外面密被銹色柔毛,內(nèi)面近無毛,小苞片線形,長達4毫米,寬僅0.3毫米,外面被銹色柔毛,內(nèi)面無毛。花淡綠、黃綠或黃至白色,長4—5毫米,花梗長4—10毫米;花被外面無毛,內(nèi)面被柔毛,筒倒錐形,長約1毫米,花被片6,長圓形,
先端急尖,近等大,外輪稍短,長3.5—4毫米,內(nèi)輪長4—4.5毫米,寬均不及2毫米;能育雄蕊9,花絲無毛,基部被柔毛,第一、二輪雄蕊與外輪花被片近等長,花絲無腺體,花藥卵狀長圓形,長1.3毫米,先端鈍,第三輪雄蕊稍長,花絲基部有2個具柄的圓狀腎形腺體,腺體柄長達花絲長之半,退化雄蕊連柄長1.8毫米,先端卵狀正三角形,柄基部被柔毛;子房卵球形,長1.5毫米,無毛,花柱絲狀,與子房近等長,柱頭小,頭狀。果卵球形,長達1.4厘米,寬1厘米,先端具小尖頭,熟時黑藍色,具白粉,無毛;宿存花被片不增大,反折;果梗不增粗,頂端粗約1.2毫米?;ㄆ?—5月,果期6—10月。
浙江楠,漸危種。常綠喬木,高20米,胸徑50厘米。分布于浙江和江西等地區(qū)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溝谷地或山坡林中。為耐陰性樹種,但到壯齡期需一定光照。深根性,抗風。5、6月開花,果熟于11月,木材堅韌致密,有光澤和香氣,是楠木類中材質(zhì)較佳的一種,也是優(yōu)良的園林綠化樹種。
常綠喬木,樹干通直,高達20米,胸徑50厘米;小枝有棱,密被黃褐色或灰黑色柔毛。葉革質(zhì),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,稀為披針形,長8-13厘米,寬4-5厘米,先端短漸尖或長漸尖,基部楔形或?qū)捫ㄐ?,下面被灰褐色柔毛,脈上被柔毛,中脈、側(cè)脈在上面下陷,下面明顯隆起;葉柄長1-1-5厘米,密被黃褐色柔毛。圓錐花序腋生,長5-10厘米,密被黃褐色柔毛;花長約4毫米,花梗長2-3毫米;花被片卵形,兩面被毛;于房卵圓形,花柱細,柱頭盤狀。核果橢圓狀卵圓形,長1.2-1.5厘米,熟時黑褐色,外被白粉,宿存花被片革質(zhì),緊貼;種子兩側(cè)不等,多胚。
金絲楠木為楨楠屬樹種,楠木在中國約有34種,江蘇聞香園林金絲楠木名氣很大,金絲楠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木材,但絕大多數(shù)人只是聽過沒有見過,因為自古以來金絲楠木就是皇家專用木材,歷史上金絲楠木專用于皇家宮殿、少數(shù)寺廟的建筑和家具,古代封建帝王龍椅寶座都要選用優(yōu)質(zhì)楠木制作,民間如有人擅自使用,會因逾越禮制而獲罪。明清兩代均嚴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建筑使用金絲楠木?,F(xiàn)為國家重點二級保護植物。
常綠喬木,高達60米,胸徑5米。幼枝和幼葉密生褐色絨毛。單葉互生,革質(zhì),倒披針形或倒卵形,長8~24厘米,寬4~9厘米,先端短尾尖,偶為漸尖,基部楔形,上面綠色,幼時脈上有細毛,后漸脫落,下面灰綠色,脈上密被棕色細毛,網(wǎng)狀脈凸起。圓錐花序腋生,密被淡棕色絨毛;花兩性;花被6裂,長約3毫米,兩面有毛;能育雄蕊9,花藥4室,第三輪雄蕊外向瓣裂。核果卵圓形,長約8毫米,基部為宿存的杯狀花被管所包被;果柄有絨毛?;ㄆ?~6月,果期9~10月。[1]
楠木其色淺橙黃略灰,木性溫潤平和細膩通達,紋理淡雅文靜,有的顯現(xiàn)山水或虎斑紋。其中有極致之美者——小葉楨楠,即金絲楠,在陽光下金光閃閃,燦若云錦,其高貴華美,攝人心魄。
《博物要覽》記載,金絲者出川澗中,木紋有金絲。楠木之至美者,向陽處或結(jié)成人物山水之紋。木質(zhì)堅硬耐腐,自古有“水不能浸,蟻不能穴”之說。主要分布于我國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湖北等海拔1000——1500米的亞熱帶地區(qū)陰濕山谷、山洼及河旁。生長緩慢,而其生長規(guī)律又使大器晚成(生長旺盛的黃金階段需要上百年,成為棟梁材至少兩百年以上。 廣義的金絲楠指楠木顯現(xiàn)金絲的都叫金絲楠,古代金絲楠木按業(yè)界傳統(tǒng)說法是指細葉(小葉)楨楠,主要產(chǎn)于四川,是我國獨有的珍貴木材,國家級保護物種。明清宮廷皇家用材全在四川采集。金絲楠被譽為中國“國木”,又稱為“皇帝木”。絕大多數(shù)人只是聽過沒有見過,因為自古以來金絲楠木就是皇家專用木材,歷史上金絲楠木專用于皇家宮殿、少數(shù)寺廟的建筑和家俱,明清兩代均嚴格禁止除皇家以外的人使用金絲楠木。民間如有人擅自使用,會因逾越禮制而獲